【東京:六本木】21_21 DESIGN SIGHT「單位展」

單位展 為了方便日常溝通,自古以來人類便發明和使用「單位」來衡量生活上所需使用的事物。現在看來,單位就像陽光空氣般一樣,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要要素,那麼「單位」又有何特別呢?或許你會覺得有誰會關心這些枯燥乏味的東西,不過日本東京21_21 DESIGN SIGHT的「單位展」卻能夠將這個既簡單又抽象的概念以物視化,同時兼顧藝術性和趣味性的方式羅列在你眼前。

【大坑】勵德邨

香港大坑勵德邨 建築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它的設計演變是根據之前不同年代的文化,經過吸收和消化所產生出來的。了解著建築形式的同時,也可以從中理解著過去社會演變的經驗和過程。在香港島就有幾座樓齡超過四十年,至今仍有人居住的公共屋邨(簡稱公屋)。其中位於東區大坑道的勵德邨,就以其特別的圓筒形建築豎立在半山上,飽覽著維多利亞港景色,也算是景觀不錯的公共屋邨。

【金鐘】奈良美智展覽:後311,「無常人生」

奈良美智展覽無常人生 一直以來都對幾位日本著名的藝術家很感興趣,例如大師草間彌生、村上隆與奈良美智。其中一直都很想去日本直島地中美術館看看草間彌生的南瓜,和到青森縣立美術館觀摩奈良美智的八米高青森犬。幸好,奈良美智在香港舉辦為期數月的展覽,有大型畫作,幻燈片與立體作品。

北京798藝術區遊~中國創意抬頭?

中國北京798藝術區 798廠區原是一個荒置的舊工廠區,在50年代有蘇聯和東德支持和設計建造的,其特色為東德的包浩斯風格,後來80-90年代間工廠陸續停產而閒置。至於他的轉變是由於1995年中央美術學院在遷校期間,以此處為臨時校舍及從事藝術活動。在二零零二年後,低廉的租金吸引來自北京周邊藝術家工作室和藝術機構在此發展,例如有回流的民運藝術家黃銳和攝影家徐勇遷進這裏做展覽場地。這裏逐漸形成了一個北京鮮有的藝術群落,故此798藝術區聞名於世,吸引許多國外遊客前來。

縮時攝影 Time Lapse: Hong Kong

原理是在每個場景拍攝數百至數千張照片,然後按照每秒鐘24張照片的速度製作成影片播放,換言之一分鐘的短片便需要有1440張照片。製作方法可以很簡單,一支腳架,一部相機(有手動調節功能)和有間隔拍攝功能的快門線便可以。此外,近年有許多攝影發燒友不滿足於普通縮時攝影,故自製或購買一些特殊的多軸電動滑軌和雲台,以便在影片的透視感上製造更多變化。

【塔門】離島避世一日遊

香港塔門 身為港人想在假日裏忙裡偷閒,又怕在變態煩囂的鬧市會被逼得喘不過氣,只好短暫地到郊外離島避世-西貢以北的離島,塔門。在港鐵大學站下車後,根著指示牌指示到馬料水渡輪碼頭便可以乘搭街渡到塔門。街渡所經過的地點:馬料水,深涌,荔枝莊,塔門,高流灣,赤徑,黃石碼頭。

【香港夜景】麻痺在香港的璀璨夜景

香港城市夜景攝影 也許在今天的香港已經很難找到她的優點,但這裏的世界級夜景(維多利亞港夜景被稱為三大夜景之最)依然讓我們引以為傲的。不過更諷刺的是,我們迷戀的這些璀璨五光十色,卻是光污染、空氣污染和浪費能源下的產物。所以讓人不得不思考在現今嚴重全球暖化的問題下,香港是否真的要繼續任由這些大量在大廈外牆的電視屏幕和霓虹燈光所麻痺?